很多企业在接受安监部门和质检部门执法检查时,都会被问到职工是否取得了特种作业证书,其中一部分管理者或多或少有点迷惑,对二者不能够清晰的辨别,容易混淆。要分清楚,用两个词来形容最容易理解,就是“特种作业”和“特种设备”。
先说一下安监局执法检查时要看的“特种作业操作证”,关键词是“特种作业”。按照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》(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0号)规定:特种作业,是指容易发生事故,对操作者本人、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、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。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,取得《特种作业操作证》后,方可上岗作业。
特种作业一共有十种:1、电工作业;2、焊接与热切割作业;3、高处作业;4、制冷与空调作业;5、煤矿安全作业;6、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;7、石油天然气安全作业;8、冶金(有色)生产安全作业,实际就是煤气作业;9、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;10、烟花爆竹安全作业。其中每一大类又分很多小类。《特种作业操作证》样式跟我国的居民身份证几乎一样,有效期为6年,每3年复审1次,颁发部门是安监部门。
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侧重的是“特种设备”,是由质监部门颁发,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取得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》,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,各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都要复审,复审年限有所不同。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》规定:锅炉、压力容器、电梯、起重机械、客运索道、大型游乐设施、场(厂)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(统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),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,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,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。
不难看出,两者没有共同点,不通用。企业应弄清楚自身有哪些作业工种、哪些设备以后,再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组织职工进行培训取证,未取得资格证书前,严禁“无证上岗”。
另外,还有一种特种方面的证书,是建设部门颁发的《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》,种类既有作业行为的,也有针对设备的。不再一一描述。
版权与免责声明
①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,昆明五华科普职业培训学校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,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。
② 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稿,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有内容、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。
2020-09-30 480
2019-07-31 359
2019-08-08 223
2019-08-08 209